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作者: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二中 孙国秀 杜丽娥 【 转载 】 2017-01-09

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课时,许多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学习是不感兴趣的。有的学生认为:“老师讲课时听不听无所谓,考试前背过就行。”有的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学的辛苦忘的快,真难学。反正分不多,学不学的无所谓。”总之一句话,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学习是提不起兴趣的。学生要喜欢思想品德课,就要先从培养学习兴趣开始。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首先,端正学习态度,转变学生对学习思想品德的认识。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思想品德的目的,就是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因为只有当学生了解所学学科的实用价值,并能够意识到学习是他们达到某种重要目的的手段时,他们才会产生求知欲和认识兴趣。

其次,创设情境,用好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时,遵循“以活动促进发展”的生本教育理念,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常规的教学内容和进度,以课堂为基本阵地,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基本特征,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实践,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在活动中去发展。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把思想品德知识生活化,贴近学生的实际。在处理教材内容时,可以采用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然后交流体会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小组或是指定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来激发学生思考。这些方法很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体现“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的理念,做到重视学生思品学科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我成就感,引导学生确立“我要学”的主动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我能学”的独立学习意识,如此不断的循环训练才能提高其思品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一种自主性学习的状态。总之,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让学生快乐的学习。



0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