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批改中应巧用评语
在数学作业的批改上,我们最习惯用“√”“×”来评判正误。这种方法在判断学生解题正确还是错误上比较直观,能清楚地看出对与错,便于学生改错。但此法长久运用难免有些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更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能力。近几年来,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特别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以来,教学的改革也反映在作业批改的改革上,教师也想办法在作业批改上进行改革,使作业的批改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估方式,并且在评估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作业的批改不仅仅是单纯的用“√”和“×”来评价学生的正误,更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用评语能弥补单纯的用“√”和“×”来评价的不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利用评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说过:“知识总是从爱好开始,犹如光总是从火开始一样。”教师在作业批改时运用恰当的评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比如:“你真棒”“看到你这独特的解法,就知道你是个爱思考的孩子”“你的字写得真漂亮”。对于作业质量特别差的学生,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只要作业有一点进步,就及时表扬应。
二、利用评语,可以给学生指导方法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不清、计算不正确或分析、判断不到位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思考正确的解题方法。根据评语,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自己去思考、改正。学生不仅找到了错在哪里,而且知道为什么错、怎么改正。
三、利用评语,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
评语,不仅要反映学生解题的正误,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而且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智力因素。通过积极引导,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 。
利用评语适当给予启发,以帮助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如“一题多解”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克服了思维定势的不利因素,开拓思路,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解答千变万化的应用题。利用评语:“解得巧、方法妙”肯定其独特见解的学生。这样的评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而且使他们敢于大胆地去想去做。
四、利用评语,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算理过程要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的加以改正。
在学生的作业中有的学生经常由于粗心而出错,我总是首先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切希望,改正缺点。例如,“和细心交朋友,你会更棒!” “再细心一些,一定行!” “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 “结果正确,但格式正确吗?” “聪明的你,一定能发现简便方法!”。这样做,不仅不打击学生的自信,而且还能使其纠正不良倾向,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五、利用评语,可以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不可能对每一位学生都进行个别提醒或辅导,所以在批改作业时,写上评语:“在课堂上要大胆发言,老师相信你一定行!”利用这些评语,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增进信任,激发学习的兴趣,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不仅是对传统评价方式的有效补充,更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既不损伤学生自尊,纠正了知识错误,又赢得了学生对教师的热爱和尊敬。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