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校长如何带好“男兵”时间:2016-03-16 北京示范高中校长三成是女性 在近日举行的2016年北京市妇联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大会上,600名来自首都各条战线上的优秀女性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在这些获奖者中,包含了26位中小学书记校长、副校长及幼儿园园长,占获奖总人数的4.3%。在北京示范高中校里,有三成校长为女性。而今,女校长、女园长在教育管理、改革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她们的工作生活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深度关注 女掌门管理更细腻更有亲和力 有专家认为,女性在生理特质、个性心理特征和能力素质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这些特质有助于女性形成不同于男性领导者的、自下而上的领导风格。 育翔小学校长胡晓峰认为,从生理特质来看,女校长在性情上更加细腻、灵敏、感性,忍耐力和韧性也更强一些。“我个人性格比较沉静细腻,再加上平时社交活动比较少,能够挖掘、体悟每一所学校的文化精神和特有魅力。”因此,当年刚调到雷锋小学2个月,她就借助“雷锋日”能让学校的雷锋文化获得很好的社会反响;就任力学小学校长半年时间,就挖掘梳理出力学很多宝贵的历史资料,填补了力学校史的空白和遗憾。 从管理特点来看,女校长往往会比男性更包容、温柔,更加善解人意。因为,女性在生活中同时扮演母亲、妻子等角色,这些角色要求女性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亲和力。北京文汇中学校长王文兰非常赞同这一观点,在文汇中学有的老师还形象地称她的管理方式为“母性管理”亦即“女人味”十足,很柔、很人性化、很细腻,“能体贴老师们,能站在老师们的角度考虑问题,总能用欣赏的眼光,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欣赏老师的亮点与特色。” 校长不仅需要带好教师队伍,更需要“读懂”学生,这是推动教育改革创新的前提。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属中学校长蒋立红认为,女性的韧性、耐性,再加之细腻、丰富的感情,“这使她们更能全面而细致地体察孩子们的心理需求、情绪变化,更能静待教育效果的显现。” ■现象分析 女校长撑起教育半边天 这几年,“女帅男兵”现象在北京市中小学校里越来越普遍,这一现象在城区学校里尤为明显。记者盘点发现,从中学、小学到幼儿园,女性领导所占比例呈梯度递增趋势,即便从女校长比例最低的中学来看,全市68所示范性高中校仍有近三成是女校长。从整体上来说,无论在教学岗位还是管理岗位上,女性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半边天”。 随着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其自身觉悟、能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走上领导岗位,并且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但从整体而言,女性在走向领导岗位的路途上仍面临很多挑战,要想取得和男性一样的管理效果和事业成就,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其实,学术界关于校长特质的研究并不少见,教育部在中小学校长任职标准里也不乏对校长特性、品质等方面的规定。有专家表示,随着“女兵男将”尴尬局面逐步打破,女校长这一群体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女校长的成长越来越值得关注和研究。 女校长咋破解职业“瓶颈期” 有心理学家曾做过调查,大多数女性在职业生涯发展到一定阶段,谋求进一步发展时,就会遭遇到职业瓶颈。部分校长也认同这一观点,并且还给出了如何尽快度过“瓶颈期”的好建议。 胡晓峰分析说,女校长到50岁左右多会出现身体上的变化,有时候会觉得心力交瘁,做事情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偶尔还会出现畏难情绪。她还举例说,2014年西城区教育改革力度很大,给学校、校长带来很多新变化和新考验。曾有一段时间,她的压力非常大,面对一些快速出现的新变化,有时候会无所适从。 而平谷区第一幼儿园园长马永彬也有过类似的感受,“做了这么多年的幼教管理工作,本应该越干越轻松,事实却相反。”她分析说,这主要与自己年龄变化有关,心理和生理上的考验要比男性表现的更为明显。2014年,参加了全市名园长发展工程之后,也曾感觉自己在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方面不如别人,对于园所发展的特色和思路也不明确。 的确,女校长(园长)在事业发展中会受到包括性格特征、生理特质、心理变化等方面的影响。但克服这些负面影响,主要还是靠个人不断努力。“也恰恰是改革的变化,给了我自我转变的动力。”胡校长说,重大责任意识容不得校长躺在功劳簿上有些许的放松和迷茫。也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马园长逐渐明确了个人发展定位,要从事务型园长转为业务型、研究型、专家型园长,“自己对园所特色的认识也由虚变实。” “女帅”也能带好“男兵” 在教育管理方面,女校长是否会遇到一些“独属于”女性的挑战呢?在采访中,一些女校长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她们认为,生理上的柔弱和社会文化的偏见仍是女校长在管理中常会面临的挑战,“女帅”要带好“男兵”确实不容易。 对此,平谷区第八小学校长闫国义有着切身体会。过去,平谷区中小学里女校长非常稀少,基本上都是男校长的天下。“大家脑子里根深蒂固认为,女人成不了大事,不少人缺乏对女性校长的信任,更别说理解和支持。”2003年,她调任金海湖二小校长第一天就有一个男性班子成员不屑地嘟囔“盼来盼去盼来个女人,真没劲”;不到三个月,既要面对外来要账人的拍桌子瞪眼睛,还要面对一位男教师大半夜电话里辞职甩手不干的威胁…… 对于这些事情,闫校长的策略是“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原则上的事不客气,更不能听之任之,置之不理。在她刚柔并济的管理之下,原来那些挑剔的眼光变得温和了,仅仅5年金海湖二小就培养出了17名区级骨干,其中2名还是市级骨干,学校的教学质量也连年攀上新台阶。 与闫校长的经历不同,平谷区第一幼儿园园长马永彬则经历了园所改造、申报一级一类等幼儿园几个重要的建设阶段。那时候,她带着园里的老师们完成了周转搬迁及迁回等大部分累活、脏活。基建期间除了经常跑工地之外,她还带着老师去附近居民家做入户调查,冬日里站在寒风中,苦口婆心地劝解干扰施工的居民,积极争取周边群众的支持。 一位女校长就曾这样感慨过:“对于一个女校长来说,不仅要会管理,善于聚人气,更要懂基建、知财务,了解装修设计,甚至是水电暖改造。” 在家庭与事业中寻求平衡 也有校长反映,受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思维的影响,再加上女性在家庭中的多重角色,使女校长们也会面临着事业和家庭难以平衡的矛盾。 关于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校长朱郁认为,校长要学会转换角色,回到家要放下自己的工作,做关心、陪伴孩子的妈妈;对丈夫来说,要理解、尊重他,支持他的工作,甚至关心他的情绪。除此之外,在与家人的沟通上要注意方式方法,在沟通中增长他们对学校的了解,获取家人的支持,减少矛盾,工作起来才能心无旁骛。 “要平衡好二者关系,女性需要为此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蒋立红认为,她不认为家庭事业之间存在着难以平衡的矛盾。蒋校长辩证地指出,女性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学会智慧地处理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求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要争取在工作中取得好成绩,这也会使自己能更好地成为配偶的朋友,成为儿女的伙伴和榜样,使自身更有力量,使有限的精力得到更好的分配,提高综合的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