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时间:2016-01-07 尊敬的家长朋友: 花有不同的开放时间,人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而家长往往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门心思指导孩子、灌输知识,各种兴趣班、早教班一哄而上,却忘记了每个孩子各有不同的天赋、个性所在,忘记了孩子有他自己的发展规律。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居高临下,跟风攀比,揠苗助长,在幼儿园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只按自己的想法、意愿让孩子盲目跳班,抹杀了孩子的兴趣和想象力,使孩子还没入学就已经厌学。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发展差异、个性喜好,善于发现和了解孩子的独特性,用孩子的优势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健康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聆听,意味着给孩子思维的自由,给孩子表达的自由,给孩子心灵的自由,意味着对孩子想象的放飞。家长要理解孩子的行为,不要用成人的经验去约束和要求孩子。如画画时,不要打扰孩子,让他自由地去画,画完之后也不要去猜测孩子画的是什么,而是去倾听孩子怎么说,他可能会画个绿太阳、方西瓜,可能让你匪夷所思,可能令你大失所望,但那是他心里真正的想法,是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萌芽。此时,请你静下心来,耐心地听孩子讲一讲他的画,你会发现,孩子的想象力远比成人丰富得多:方西瓜是为了让人拿着方便,不会乱滚;绿太阳是想让人们在夏天出行时多一些阴凉。看,孩子的思维多么奇特,孩子的想法多么美好!所以,当孩子犯错时,当孩子的发展让你不满意时,请不要发脾气,只要孩子的想象力是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我们就要保护它。 看到邻居的孩子早已进出各种辅导班,能写会算,能背很多古诗,而自己的孩子整天就知道南上北下地玩,你是不是心生焦虑?其实,短期的功利并不能代表长远的发展,知识技能的获得我们应注重的是孩子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孩子天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游戏是孩子最基本的活动,他们在游戏中成长,感知世界,感受社会才是最快乐的。家长应积极接纳并支持孩子自由自在地游戏,珍视幼儿游戏的独特价值,让孩子感受生活,感受快乐。注重孩子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养成,因为训子千遍,不如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好习惯让人受益终生。尽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自己穿衣叠被,整理房间,不包办代替,让孩子在自我服务中学会动手动脑,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小线团,一张破纸片,一块碎石头,都是孩子的宝,都被他们收藏,翻来覆去地玩。玩具不一定都是买来的好,简单的生活用品或自然材料同样能激发孩子游戏和创造的兴趣。大自然无疑是我们最好的资源,多带孩子到大自然,让孩子感受山川雨露的美好,鼓励他们观察发现,注意保护、尊重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不过多干涉孩子的活动,不打扰他们的兴致和专注,尽量容忍和接纳孩子的一切“破坏”行为。说不定就是发明家的萌芽:爱迪生曾经把鸡蛋坐在屁股下孵小鸡;为了试验一下“火的威力”,他还点着了家里的牲口棚……我们要像爱迪生的母亲那样保护萌芽,和孩子一起搜集生活或自然材料,变换和创造各种玩法,挖掘潜力,积累经验,从而增强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孩子生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