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高校辅导员如何快速提高工作能力时间:2015-12-10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的招生规模日益增大,与此同时,高校对辅导员的需求也逐渐增多,很多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加入到了辅导员的行列,青年学生工作者渐渐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力量。然而,对于我们青年辅导员来说,如何更快地进入辅导员角色,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好地教育管理学生至关重要。 1 青年辅导员自身的特点 青年辅导员由于自身的特点,在进行学生管理工 作时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不足和优势: 1.1理论基础相对薄弱 与老一代辅导员相比,青年辅导员无论是在思想政治理论方面,还是实际工作的理论依据方面都显得比较薄弱。因此,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政策性把握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工作上的失误。 1.2工作经历和经验较为欠缺 很多青年辅导员刚刚走出校门就进入了工作岗位,没有经历过社会的磨练,在阅历方面往往显得不够丰富,在某些情况下会表现出应变能力相对较弱,对学生说服力不够等。 1.3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够成熟 年轻辅导员工作时容易受到情绪影响。情绪有时急躁、冲动,对事情要求急于求成。年轻人感情用事、容易激动,这是普遍存在的事实。而教书育人是细活,辅导员必须克服急性子,尽量让自己耐心。如果遇事不冷静,凡事发脾气,容易把事情搞得更糟糕。学生的自尊心一旦被伤害,他们很可能会一蹶不振,甚至会“破罐子破摔”。由于每位学生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条件、个人努力的程度以及身心状况的不同,造成了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想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取得学生的信任和配合,而不能靠发脾气或强制管理。 2 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学习动力缺失与方法不适应 大多数学生在高中时代读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考上大学。但进入大学后, 一些学生认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了,因此容易失去了进取心,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意志。此外,由于中学的教育完全老师来安排,学生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进入大学后,学生对大学教师的启发式授课方式和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不适应,多数学生不知所措,学习成绩下降。 2.2自我认知与意识的欠缺 学生正处于中学向大学转变的过渡期,个体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心理等方面尚未完全成熟,对自我的认识不够客观真实,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有一部分学生看到班上有些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还有一些学生知道自己不足,又不知道如何突破自己,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低于或高于现实自我,容易产生自卑或自负的心理。 2.3生活自理能力欠缺 现在的大学生中学时代由于学习的紧张,许多学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性较强,自理能力较差。进入大学以后远离了父母,许多事情都得自己动手。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会安排与协调自己学习生活的时间,因此,经常会觉得寂寞和孤独,往往容易产生思念亲人的情绪。 2.4集体观念淡薄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高校课程安排的原因,班级同学上课的时间和地点都不固定,同学之间的交流比较少,部分同学以自我为中心,在班级活动和日常宿舍卫生方面,只顾自己的利益,缺乏应有的集体荣誉感。 2.5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一些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长相或身材一般、学习成绩不如别的同学好、懂得知识不如别的同学多,容易形成性格内向、不善或不愿言谈等各种自卑心理问题。 2.6人际交往障碍 学生中学期间由于压力大,大多数同学只顾自己埋头学习,缺少必要的人际沟通,故很多学生刚入校时并不具备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但随着人际交往的增加以及对于人际关系重要性认识的提高,他们开始产生人际关系方面的焦虑心理。因此,当他们进入大学集体生活后,常常不能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与同寝室、 同班同学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存在很多困惑。 3 如何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面对管理学生过程中的问题,青年辅导员应该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充分运用自身优势,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加强合理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3.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青年辅导员要针对学生的情况,狠抓学风建设。要围绕学习问题,经常召开主题班会,强调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防止学生出现学习的松懈。我们还应该经常与任课教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对于学习方法欠缺的学生,可以请优秀学生介绍经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优秀学生和他们结对子,对于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年青辅导员一方面要严肃批评,另一方面还可以与家长加强联系,请家长共同督促其努力学习。 3.2加强学生适应性教育 大学学生从入学到基本适应大学环境这一段时间,被称为大学学生的适应期。学生能否顺利度过这个适应期,对于整个大学生活都将产生较大影响。学生适应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做好学生的学习适应教育、 生活适应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心理适应教育、人际交往适应教育。青年辅导员应结合自身的经历,努力帮助并引导学生提高各方面的适应能力,促使学生较快的融入大学生活。 3.3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 青年辅导员可以以自己亲身经历作为例子,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的认知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充分认识环境与个人的关系,承认自己的现实状况,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其次,要使学生学会宽容与谅解。大学生活是集体生活,要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别人,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第三,要使学生学会求助。当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在生活上碰到棘手问题,在心理上感到困惑的时候,可以向老师和同学求助。 3.4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学生大学阶段远离父母,加上社会上各种诱惑很多,所以他们容易产生困惑,这个时候十分需要辅导员的关心与帮助,及时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困难,应给予积极的帮助和解决。通过关心学生,贴近学生,拉进与学生的情感距离,是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比如班级中一部分家庭条件十分困难的学生,入学时没能交上学费,这些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其心理问题更加突出,他们多数性格孤僻、不善言辞、不爱与人交流,集体活动中也很难见到他们的身影。对于这样的学生, 辅导员要主动找他们聊天、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给他们足够的勇气,让他们认识到通过知识的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3.5着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青年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利益,注重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要把握住学生的需求,对一些就业问题、个人发展的问题等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多给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教育。 3.6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目标 对学生来说,上大学不只是混一张管用的文凭那么简单。努力培养自身的能力,将来在社会能够立足才是大学生们奋斗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好的方法是首先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做一个规划,有计划地度过大学生活。青年辅导员应注重学生的大学生活规划的制订,帮助他们确立大学期间的发展目标、发展前景以及发展道路。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方向感才会更有针对性,学习效率才会更高。 4 加强青年辅导员自身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学生辅导员的工作是繁杂的,在管理好学生的同时,青年辅导员还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因此, 青年辅导员应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以便更好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中。 4.1要大力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着力提高心理素质 由于学生管理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较多,加上学生的处理事件的能力较弱,所以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学生辅导员容易出现慌张、急躁等现象,这就要求青年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增强对事件的应对能力。同时,良好的自身心理素质和状态也能够去影响学生,能给予学生良好的熏陶。 4.2切实提高工作业务水平,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 青年辅导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这个中心,认真做好学生的学风建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辅导等工作,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坚定自身政治立场的同时,努力形成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科学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培养自己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3不断学习,敢于创新 青年辅导员应多向工作经历丰富的老教师和学生工作者学习,加强工作心得的交流,同时,要善于进行总结。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想取得工作上的成功,青年辅导员就必须发挥自身特点,开拓思路,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不断地对大学生的特点进行研究和思考,不断地总结创新出适合目前大学生特点的工作方法,努力探寻适合学生管理的工作方法和途径。 4.4努力增强责任感,切实加强道德修养 青年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培养自己不图名利,不计苦累的无私奉献精神;要培养一丝不苟的严谨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对待党的教育事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较强的敬业进取精神。只有严以律己、为人师表,才能做学生良好的道德榜样,用教师高尚的思想品质去教育管理学生,用高尚的教师人格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总之,青年辅导员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不断地对大学生当前的特点进行研究和思考,切实提高自己各方面的工作能力,努力实现对大学学生生活的正确引导和对学生工作的有效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