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黄冈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时间:2014-02-01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zhuo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21、请对这一自然段文字的说明顺序做出具体说明:本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具体表现在 (2分) 2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一句中的“肩”能否换成“边”“面”“头”?去掉“各”行不行?为什么?(2分) 浅层阅读(四)阅读下面的议论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别伤害自己 只要我们投入生活,难免会遇到来自外界的一些伤害,经历多了,自然有了提防。可是,我们却往往没有意识到,有一种伤害并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为了一个小小的职位,一份微薄的奖金,甚至是为了一些他人的闲言碎语,我们发愁、发怒,认真计较,纠缠其中。一旦久了,我们的心灵被折磨得千疮百孔,对人世、对生活失去了爱心。 假如我们能不被那么一点点的功利所左右,我们就会显得坦然多了,能平静地面对各种的荣辱得失和恩恩怨怨,使我们永久地持有对生活的美好认识与执著追求。这是一种修养,是对自己的人格与性情的冶炼,也从而使自己的心胸趋向博大,视野变得深远。那么,我们在人生旅途上,即使是遇到了凄风苦雨的日子,碰到困苦与挫折,我们也都能坦然地走过。 正因为那些荣辱得失和各种窘境都伤害不了我们,这就使我们减少了很多的无奈与忧愁,会生活得更为快乐;少了许多的阴影,而多了一些绚烂的色彩。所以,不伤害自己,也是对自己的爱护,是对自己生命的珍惜。 不要伤害自己,也意味着我们需要自愿放弃一些微小的、眼前的利益,使我们不被这些东西网罗住,折腾得伤痕累累,也妨碍了自己的步履。这无疑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超脱,从而使自己拥有平和的心境,从从容容、踏踏实实地走那属于自己的道路,做自己该做的大事,进而走向成功,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东西。不妨说,不伤害自己,是使自己有所成就的聪明的活法。 真的,在艰难的人生旅途上行走时,我们不妨时常自我叮嘱一声:别伤害自己。 23.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这篇文章,论述的中心是:“别伤害自己。” B、本文段运用了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事例论证。 C、文章既告诉我们,怎样做,才能不伤害自己,又告诉我们不伤害自己对我们的好处。 D、文章运用了总分的结构方式,第一段总括全文,后面各段从不同角度证明中心论点。 24、举出一个实例,证明“不被那么一点点的功利所左右,我们就会显得坦然多了,能平静地面对各种的荣辱得失和恩恩怨怨”。(2分) 浅层阅读(五) 【古典文学】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25—28题。(共14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 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①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③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注释】①今:若,如果。②一言:指一句关系到正义与不正义的话。 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4分) ⑴故患有所不辟也( ) ⑵故不为苟得也( ) ⑶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 ) ⑷予子冠履( ) 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万事莫贵于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两文都很推崇“义”,请选出下列最符合“义”的品质的一组( )(2分)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⑤香港义工阿福在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为抢救六名被困师生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⑤ 28、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请择用两文中的原句回答下面问题:(4分) 【甲】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乙】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证了“万事莫贵于义”的观点。 四、深层次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敬爱的“号兵” 琦君 求学时代,对负责学生事务的老师,多少总有点畏惧与反感。我中学的训导主任姓沈名咸曾。我们就在“曾”字的边上加一个竖心旁,变成“咸憎”,人人都不喜欢的意思。 undefinedemsp;undefinedemsp;沈先生兼任我们公民课。在普遍重视语数外主科的心理之下,对于教公民课的老师,自然又是“另眼相看”。可是因为他是训导主任,大家都有所顾忌。 第一天上课,我们屏声息气地注视他走进课堂,一个个正襟危坐,作出很专心听讲的样子。他穿的是藏青色毛料中山装,线条笔挺。皮鞋擦得锃亮,走在地板上发出“咔咔”的清脆响声。比起穿长袍布底鞋的语文老师来,要神气也洋派得多了。他开口说话前先点名,点一个名字抬头看一眼,仿佛看这一眼就把你牢牢记住似的。他点完名,开始说话了:“我的名字你们一定都知道了,我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沈浩滨”三个字,接着说,“浩瀚的浩,海滨的滨。是我大学老师给我起的,广大辽阔的意思。我很喜欢这个名字。” 我扭头看同桌的沈琪,她把“浩滨”二字端端正正地写在笔记本上,却在下面写了“号兵”两个字,又很快地画了一个大兵吹号的草图。沈先生打开课本又合上,和气地说:“今天是第一天上课,大家随便谈谈。你们经过一星期的新生辅导,对学校的各项规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看来很民主的样子。 沈琪马上就举起手来说:“我有问题。”沈先生点点头,沈琪站起来大声说:“请问沈先生,为什么住校的同学可以不穿制服,而走读的同学一定要穿,这不是不公平吗?” 沈先生却微笑地说:“我来解释一下。本来,穿制服是为了整齐划一,当然最好是全体同学一律穿制服。但学校为了体谅住校同学自己洗制服、烫制服忙不过来;不勤洗的话,穿在身上反而不整洁,所以才通融,除了周一、周五有周会的日子以外,可以不穿制服。走读的同学,在校外要表现学校精神,一定要穿制服,好在穿脏了可有家里人洗。” 沈先生说得很有道理,我们想不出话来反驳了。可是沈琪又说话了:“在一个课堂里上课,有的穿制服,有的不穿,就是不整齐嘛。” “如果住校同学愿意天天穿制服,当然再好没有,只要能保持整洁。沈琪,因为你是走读的,才会这样想。如果你是住校的话,一定会觉得这样的通融是很合理的。” 沈先生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就博得同学们的好感,后来和沈先生接触久了,我们对他也就佩服起来。 他在周会上向大家作报告时,常常喜欢把一只手圈成一个圈,放在嘴边,好像可以把声音扩大似的。我们顿时觉得他很是名副其实的“号兵”。有一次他带我们远足,教我们唱进行曲,我们就告诉他把他的名字“浩滨”改写为“号兵”的事,他听了拍手大笑说:“好极了,以后你们更得听我的号声,行动要迅速一致啰。”他说:“号兵是行军时吹进行曲的前哨兵,要勇敢、机智,要以全副精神投注入号声之中;吹出来的调子即使单调,却有振奋人心,鼓舞你勇往直前的效果。就连学校里吹起床、升旗、作息号的工友,都要负责、守时,全校师生都得听他的号声。你看他吹号时全神贯注,挺身而立的神情,是不是像一只报晓的公鸡,多么自信和威武啊!” 沈先生的一席话,使我们对原来是开开玩笑的“号兵”的名称,也领略到一层新的意义。 初三时,沈先生不再教我们课了,但因他是训导主任,我们仍常常和他接触,那就是犯了过错被请进去“吃大菜”(受训斥的意思),可是沈先生的“大菜”是可口而富于营养的。他并不板起面孔训话,而是先讲个笑话或故事,让我们自己想想,错在哪里?比方说,有一次我们住校生三五个人在一个周日的晚上,请外出假去看一场马上要下片的电影。学校批准我们八时半以前一定要返校。电影散场不到八点,回校时间是绰绰有余的。可是当我们经过一间饺子店时,那股香味实在太引诱人。原可以买回来吃,但总觉得坐在店里正式吃,有一派做大人的味道,于是就进去围坐一桌,大吃了一顿。又在水果摊上买了甘蔗菱角,心满意足地回校。到了校门口,大门已关上,才知已过八点半,快九点了。幸得好心的老工友悄悄开边门放我们进去,舍监已经把眼睛瞪得铜铃似的了,站在宿舍门口等着我们被“一网打尽”了。大名被记下来,直接送到校长室。我们并不怕训导主任的“大菜”,怕的是校长。 我们走进校长室,沈先生也在座。校长还没开口呢,他先说话了。他说有一个孩子,总是不听父母的话,每回外出时叫他早点回家,他总是晚归来。有一天,他又要出去了,父亲厉声的说:“这次出去就别回来了!”孩子在外却越玩越有没劲,心里有一种无依的感觉,反而提早回家了。看见父母正在门口张望,母亲又高兴又意外地问他为什么这么快回来了。孩子一向倔强,不愿把真心话说出来,他说,因为爸爸叫我不要回来嘛,所以我回来了。母亲“扑哧”一声笑了。从那以后,他再也不迟归了。讲完故事,沈先生笑眯眯的,校长也笑了,气氛立刻缓和下来,大家心里也就放松了。幸得沈先生率先开口“定调”。 沈先生后来要去英伦留学了,我们真的好舍不得他走。沈先生古书读得多,英文又好,他是应该出国深造的。 临别之前,我们全班合作,由我执笔写了一首送别沈先生的诗。还记得那首诗的结尾是这样的:我们敬爱的号兵/有如我们的父亲/我们圈起手/吹起离别的号声/祝敬爱的老师/此去万里鹏程…… (选自《母亲的金手表》,有删改) 29.琦君以“敬爱的‘号兵’”为题目,回忆了自己与沈先生共处时一段耐人寻味的日子。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与沈先生有关的三件事。(3分) 30.琦君文章的风格平和温婉、亲切自然,刻画人物读到细腻、呼之欲出。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任选其一即可)(2分) ①第一天上课,我们屏声息气地注视他走进课堂,一个个正襟危坐,作出很专心听讲的样子。 ②他穿的是藏青色毛料中山装,线条笔挺。皮鞋擦得锃亮,走在地板上发出“咔咔”的清脆响声。比起穿长袍布底鞋的语文老师来,要神气也洋派得多了。 31.“号兵”是沈琪听课分心时,信笔拈来安给沈先生的绰号,她运用谐音的创意带给我们别样的乐趣。文中沈先生的一席话又让我们对“号兵”的名称领略到新的意义,通过他的引导,我们有了哪些新的认识?(3分) 32.在琦君笔下,沈先生的人格魅力于平实的小事中得以凸显。阅读文章,谈一谈沈先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深刻印象?(答出三点即可)(3分) 33.一个人物点亮一段岁月,更何况是师者;一首小诗承载无限深情,更何况先生将一去万里。文章以送给沈先生的诗作结,请你说一说结尾有何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2分) 五、写作能力与展示:(50分) 3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意选择一个,按照要求作文 题目一.“雨露滋润禾苗壮”,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分滋养,你的生命之树也离不开“雨露”的滋养,你的“雨露”也会让其他花朵绽放。请你以“雨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 题目二:请阅读赵师秀的《约客》,根据提示作文。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提示: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约见朋友的事情,给了我们很多人生启示,请你站在诗人或朋友、或诗人与朋友等角度,选择最适合你的切入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若选择(2)题,切忌对材料进行续写、扩写或改写。③千万不要抄袭或套用!④文章不要少于600字。⑤格式正确,书写工整,标点恰当,卷面整洁,尽量不出现错别字和病句。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1、云生结海楼;2、小桥流水人家。3、共看明月应垂泪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7、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8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9、略 10、D。11、B。12、C。13、A。14、C。 答案15、(2分)充满人文关怀(答“以人为本”或“于细微处体现对人的关怀”等也对。答“一切为顾客着想”得1分。) 答案16.⑴同志(或师傅),您好!我是×校学生,请问眼下咱们这儿在修路,您是否觉得给您的出行带来不便,能否谈谈您的看法?⑵××长:您好!我是×学校的学生,想了解一下在道路整治过程中,你们对处理好道路施工和影响交通畅通这一矛盾采取了哪些措施?(你们是怎么处理好确保道路施工和减少通行不畅这一矛盾的?)(问题要提得明白,语言要得体) 答案17、江南的早春二月,草木萌发,黄莺飞舞;碧绿柔长的柳条随风摇曳,轻轻地拂着堤岸,就像沉醉在烟雾般的春色之中。 答案18、一个忙字,把下学的孩子们一心想着赶快趁着春风放风筝,跑着、跳着、呼喊着的样子都表现了出来。天真活泼的儿童,还有他们放的在晴空飘飞的纸鸢,把江南春光点缀得更加生机盎然。(四)名著阅读(4分) 答案19.三国演义 罗贯中;关羽、刘备(共2分,每空0.5分) 答案20.示例: ①有谋略(或“有计谋”;或“智慧”);从“原来先过去的是假张飞”等内容可以看出来。 ②机智;从“张飞卖个破绽”等内容可以看出来。 ③粗中有细;从“张飞卖个破绽”“严颜击鼓为号,张飞却教鸣金为号”等内容可以看出来。 ④勇猛;从“张飞闪过,撞将人去,扯住严颜勒甲绦,生擒过来,掷于地下”等内容可以看出来。(共2分,围绕任意一点回答,答出性格特点1分;结合内容1分,结合内容部分既可以引用原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1、逻辑顺序。选文第一句从整体介绍了赵州桥的高度和宽度以及其他基本情况,然后从四个方面有主到次介绍了赵州桥结构以及形式上的特点,突出了其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特点。 22、两肩准确的说明了小拱所在的位置,如果用两面或者两头,则是说小拱是与大拱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如果删掉了“各”,交代不清楚,人们会认为是大拱的一边有小拱,另一边没有。或者是认为两边各有一个小拱。选文中的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 答案23、D 24、居里夫人不斤斤计较名誉,甚至将自己的诺贝尔勋章给女儿做玩具,可是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欧阳修被贬到滁州做知州,可是仍然没有消沉,仍然励精图治,与民同乐,深受滁州百姓爱戴,名垂青史。答案:25、(1)躲避 (2)苟且取得 (3) 愿意 (4)给你 26、(1)过去宁可死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自己却去去做接受它。(2) 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27、C. 28、【甲】文“舍鱼而取熊掌”;【乙】文“冠履不若手足之贵”。 附【译文】墨子说:“一切事物没有比 正义更可贵的。如果向某人说:‘给你鞋帽,然后斩断你的手足,你干不干?’这人一定不干,为什么?就因为鞋帽不如手足可贵。又说:‘给你天下,然后把你杀死,你干不干?’一定不干,为什么?就因天下不如生命可贵。(可是)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杀,这就是把大义看得比生命更为可贵啊!所以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深层次阅读(13分) 29.解答有关穿制服的问题;为我们解读“号兵”的含义;晚归时为我们解围;第一堂课上(点名)做自我介绍;带我们远足;教我们唱进行曲;我们为先生作诗送别。(共4分,写出任意两件,意思对即可) 30.①运用神态描写(或“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我们紧张的样子(或“写出我们假装用心听课的样子”;或“表现出我们对沈先生的畏惧”;或“表现出我们的率真、天真”)。 ②运用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沈先生的神气、洋派(或“表达出学生对沈先生着装的欣赏、喜爱之情”;或“表现出学生新奇的感受”;或“表现出沈先生注重仪表、着装干净整洁的特点”;或“表现出沈先生对课堂的重视,工作态度严谨”)。(共4分,人物描写方法2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表达效果2分,答出一点,意思对即可) 31.围绕“号兵要勇敢、机智、全神贯注、能振奋人心、鼓舞人勇往直前、负责、守时、自信;沈先生引导我们做具有‘号兵’精神的人;号声就是一种命令,使我们明白了号兵的职责和精神”回答。(共4分,答出任意一个方面,第一方面答出两个关键词,意思对即可) 32.围绕“民主;教学有方、教学得法;和气、宽容、体谅人、平易近人、理解学生;责任心强;博学;洋派新潮;幽默”回答。(共4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33.①内容上:围绕“表达了敬爱(不舍、留恋、祝愿、感激、怀念)的情感;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使文章余味无穷、意味深长”回答。 ②结构上:围绕“总结(收束)全文;点明中心(主旨);升华情感;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点明文题(扣题)”回答。(共4分,内容2分,结构2分。各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