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里的年时间:2025-02-08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儿时那份对过年强烈期盼的激情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对逝去岁月的无限眷恋和对过年的深刻人生解读。 20 世纪 70 年代的农村,过年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幸福且可触摸的真实梦想。 那时农村家家户户还是缺衣少食,物质极为匮乏。平时吃的是不掺豆面的玉米面或高粱面窝窝头,咬一口硬邦邦的,难以下咽,好在尚能勉强填饱肚子。冬天吃的蔬菜是白菜、萝卜、胡萝卜,夏天则是咸萝卜条加虾酱,漂着一层淡淡的油花。大人孩子们肚子都瘪瘪的,个个满脸营养不良的菜色。平时穿的鞋多是大拇脚趾顶烂、张着“大口”的布鞋,冬天取暖的方式是使劲儿跺脚,跺出一身温暖。穿的裤子臀部和膝盖部磨烂后,就找裁缝用缝纫机一圈圈打好补丁,像打靶的靶心。 过年就不同了。无论家境多么困苦,父母都会绞尽脑汁、想方设法给孩子们置办新衣新鞋。过年还可以吃上几次白面馒头和有肥肉片儿包的饺子。所以一旦进入冬天,年就在孩子们的心底扎根发芽,放了寒假更是天天掰着手指头倒计时,期盼着新年快点来临。 进入腊月,随着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农村的大街上也开始热闹起来。街上经常会传来稀稀落落的鞭炮声,卖鞭炮的一边燃放一边叫卖,哪家的鞭炮响,哪家的鞭炮就卖得火。早晨也偶尔能听到猪被宰杀时的嚎叫声。很多农家饲养了一年的猪,进入腊月就会找人宰掉,自家留下点肥肉过年,其余的在大街上叫卖。街头巷尾还不时会响起卖豆腐敲的梆子声。父母用粮食换来的豆腐切成小块儿放在盖垫上,放在冷屋里储藏着,过年时来了亲戚,白菜豆腐加上猪肉粉条一炖,吃得全身上下每个汗毛孔里都透着熨帖。 但最吸引我们孩子们的,莫过于期盼已久的一身新衣新鞋。那时穿的衣服极少是成品衣,家长领着孩子到集上买上二尺布,然后交给年轻俊俏的裁缝姑娘量身定做。做好的衣服放在家中,待到除夕时才允许拿出来穿上。新鞋也很少是成品鞋,一般是在寒冷的冬日,母亲在灯下一针一线纳的千层底,黑条绒的鞋面,虽不如成品鞋艳丽,但穿在脚上是那么的温暖舒适。 那时候集市上也没有卖孩子们的玩具,但逢过年家长们会给男孩子手工制作一把“手枪”。找来粗一点儿的铁丝,用钳子弯成手枪的形状,制好扳机,用淘汰的自行车内胎剪成半厘米宽的圈绑好。然后再找来淘汰的自行车链子瓣,一个孔套在铁丝上,另外的一个孔用自行车内胎把链子瓣绑在枪上,再拿废旧的弹壳筒底部钻一个小孔,小孔对准链子瓣的孔卯在一起。把哑鞭里面的火药从弹壳筒内的小孔塞满链子瓣的小孔,再用鞭纸抟成小蛋放在筒内用粗铁丝轧结实,链子瓣孔里端上,把火柴头的硫黄屑弄碎塞在孔上,枪就做好了。扣动枪的开关,扳机蹭到硫黄上就会燃着火药,啪的一声响了,枪头上冒出一股浓浓的黑烟,那架势不亚于电影中的武工队员。 腊月二十九这天,父母到供销社买几张红纸,请村中会写毛笔字的老人书写春联。写春联的老人搭上笔墨不说,还要伺候好茶水烟糖,不贪图别的,就图个人气旺。傍黑天,家家户户把门板上旧的褪色的春联用刀子轻轻刮掉,用面熬好的糨糊刷在门板上,把新春联贴在上面。红彤彤的春联装扮得家中一片喜庆,院子里大人们打扫得一尘不染,一派崭新的景象。 除夕的早上,男孩们在长辈们的带领下,到村外祖先们的坟前祭祖,请祖先们回家过年。回到家,父母就开始挂上书写有祖先姓名的“ 家堂”,燃香供奉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全家新的一年平平安安。男孩们拿着拆成零星的一个个鞭炮,到院子里或大街上燃放鞭炮,女孩们则头上戴着红纸花在一起做游戏。中午父母在家中包饺子。 那时也没有电视机,更不会有春晚,晚上家家门前都挂起有玻璃罩的煤油灯,大人们开始到长辈家中串门,拉拉家常,谈谈一年的收成,诉说着稼穑的困难、人世间的沧桑,问问长辈的健康状况。一年的辛苦劳累,在此时都得以充分地释放和缓解。大人孩子们守岁一直到深夜。近凌晨时分,父母先向家族中的长辈请示,是否一起下饺子。下完饺子,就开始奢侈地放完整的一挂鞭炮。孩子们给父母磕头,便可获得一两角钱的压岁钱。 大年初一的早上,天刚蒙蒙亮,老人孩子们都起床了。大街上男孩女孩都是一身新衣,空气中都弥漫着清新的味道。男孩子跟着父辈们到村中给长辈磕头拜年,给村中老人们请安,拜完年新衣兜里就会塞满长辈们给的糖块儿和瓜子。女人们也是聚在一起,挨家挨户给年长的老人问好。拜完年就凑在一起打打扑克,家家户户不时传来阵阵开心的笑声。初二早晨,父辈们领着家族中的男子去祖先的坟上送祖,烧纸放鞭炮。一时间村外响起一阵阵“啪啪”的鞭炮声。 过完年剩下的就是到亲戚家拜年了。孩子们跟着父母到外婆家、姑家、姨家走亲磕头拜年,每天都吃得红光满面。亲戚多的拜年要拜到正月十五,一般过了二月初二就不再拜年了。老家中有俗语“二月二拜年——胡扑”的说法。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大地开始复苏,大人们开始推着小木车向农田里推粪,又逐渐开始了一年的忙碌,孩童们也整理书包准备开学,新的一学年又开始了。 在岁月的流逝中,童年过年的那些事儿深深烙在记忆深处。最令人难忘的是那时贫穷但纯真的岁月和少年不知愁滋味的美好时光。 “落花流水春去也。”岁月流逝之飞速不禁让人慨叹人生的短暂。时刻铭记童年的困苦,倍加珍惜当下的工作,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认真审理好每一起案件,为社会公平尽一份绵薄之力,让自己的人生不因虚度而留下遗憾,才是对新年最好的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