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学生对课堂的期待

时间:2015-07-09     作者:吴非【原创】   阅读


  学生对课堂会有什么样的期待以及他们会如何观察老师的教学,离开课堂后他们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记忆,怎样预测学生对问题的反应,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思路,如何照顾少部分学生的情绪……一名有经验的教师,他对课堂的思考和准备,往往是教科书上所没有的。

  教师走进教室时,学生已经坐在那里了,他们可能已经上了一节课,或者上了三节课,他们有些倦意。如果教师的课是上午最后一节,他们会希望这节课的老师能让他们“稍稍缓口气”,或是让他们能轻松愉快地上这最后一节课。我知道学生的期待,为此做过很多努力,但从没有把这些心思告诉学生,学生至少没有因为我的课而感到恐惧或疲惫,他们能正常上课。我总是在想,教师不能辜负学生的期待,特别是小学生,他们最早进学校时,是把课堂当作乐园的,如果刚上了一两年就厌学,甚至希望生一场病有理由不上课,那教育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苦难了。

  讲台前站着的,总得是个让学生能接受的人,课堂总要能有些学生渴望的事物。除了善解人意,学生最希望老师是个有办法、有经验的人。和以前的学生聚会时,毕业多年的学生甚至能说出当年某节课上老师说某句话时的表情及手势,而这往往是教师在教学时所没有想到的。

  不同阶段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不同的期待,了解这些,就知道上课能做些什么或不必做些什么了。那么,具体到一节课上,学生有些什么样的期待呢?

  学生希望老师不要简单地重复教科书上的话,那些内容他们早就看熟了;学生希望老师能正确估价全班同学的思维能力,而不要反复用一句“这部分内容考试肯定要碰到的”来吓唬人。

  教师讲得有些快,其中有几处跳跃性较大,有学生听不明白。学生知道,等到下课,就来不及弄明白了。他们希望老师能停下两分钟,让大家思考或是交流一下,这时他们可以和同桌说说自己的疑惑,但是老师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半分钟也没有停,有教师把这叫作“紧凑”。

  时间过得太慢,学生不断看表。过于抽象的概念使他们感到枯燥无味,昏昏欲睡,他们希望老师的语言能生动一些,能多举几个形象的例子。还有,能适时地问一声“同学们有问题吗”……

  有一次,我看到某班学生的随笔,学生写一星期的感受:“星期四,是比较愉快的一天,这天上午有两节语文课,加上课间,我们将和老师共同度过两个小时,而且,在这之前有盼望、等待,在这之后还有回味……”当然,也会有学生对某门课的教学感到厌烦。

  我认为,语文课上应当有沉思,也应当有笑声。我的意思是语文课应当有不同于一般的思维活动,要引导学生发现趣味。听前辈说起当年的 “国文课”,凡是没有“启思导疑”意识的教师,凡是缺乏语言幽默感的教师,课堂总是很沉闷,他们的课总是很“平”,学生对其教学往往没有印象或记忆。听一位教师教《湖心亭看雪》这一课,那么有情调的短文,被他肢解成一堆“实词”“虚词”“省略句”“疑问句”,他的鉴赏力可能还不如有阅读积累的学生。如果他的学生听过或看过高人讲《湖心亭看雪》,肯定能比出高低,从此便要在他的课上打瞌睡了。

  同事们说,不仅语文课,数学课、物理课、化学课、生物课、地理课、政治课……也可以很轻松,也能够有笑声。因为这是“教学”,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教师和学生在一起的活动,如果教师无视学生的期待,那教师很可能是在 “白讲”。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