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浇灌留守儿童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家乡涌向城市,他们无暇顾及子女的成长和教育。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影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成了学校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些孩子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正面教育或教育不当,将不仅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现象,还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在自己探索教育方法的同时,借鉴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做法,就是用爱浇灌留守儿童。
一、关爱留守儿童,用温暖去抚慰他们失落的心灵。首先,班主任要关爱学生,更加关爱留守学生。班主任要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增加感情投入,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千方百计从感情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再者,班主任要经常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管理、指导他们的吃、穿、住、行、睡等问题,帮他们解决困难,用真正的师爱抚慰留守儿童的心,使其对父母的依赖转到对老师的依赖,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最后,开展以“留守学生”为主题的结对帮扶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帮助一、二名贫困留守学生,树立留守学生自立自强勤学守纪的榜样,以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在班级中为留守学生集体过生日、唱生日歌、送小礼物、送祝福等。
二、视留守儿童为亲人,贴近孩子的心灵。班主任要转变自身的观念,不仅要做好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扮演好学生心灵的抚慰者的角色。
班主任应俯下身子,走进留守儿童的思想深处。留守儿童因与父母长期分离,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无法得到及时宣泄,有的孩子选择了上网和不健康的书籍作为情感的替代品,这样的现象会引发孩子的心理健康大问题。此时,班主任应俯下身子,走进留守儿童的思想深处,了解孩子的所想所需,有针对性地与他交流,让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打开他的心扉,让学生觉得你值得信任才会跟你说实话,才会接受你的道理。他就能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改掉身上不良的行为。
班主任应放下架子,走进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爷爷奶奶的照顾很多时候仅仅是满足留守儿童的吃和穿,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方面顾及很少。此时,班主任应放下架子,走进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了解他的家庭情况,与其监护人沟通的同时,主动地承担一部分照顾他们生活的责任,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孩子都会很高兴,他会从心里觉得你是个可亲的老师、朋友,也会回报你优异的表现。对本已缺乏亲情的留守儿童,班主任的教育更应是“和风细雨”式的,用亲切的话语去打动他,以诚挚的情感去感染他。班主任切不可体罚、讽刺、挖苦,这样学生会越发感到自己不被尊重、理解、信任和宽容,越发产生羞愧、自卑、不思进取、逆反等心理,和你的距离只能越来越遥远。
三、以博大的胸怀看待留守儿童身上的问题。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因素很多,因而班主任应由博大的胸襟来对待留守儿童身上所存在的问题。那些已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孩子出现反复现象是难免的。班主任应冷静对待,认真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及时启发诱导他改正错误,切忌急躁而前功尽弃。从小事入手督促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我们的鼓励也应该从小事入手,让孩子在成长中有成就感相伴,孩子时刻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时刻感受到同学的关注和老师的鼓励,他会更乐意去做,更乐意和大家做朋友。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切忌万事批评在前而事倍功半。作为教育者,我们要用真正的师爱去关注这些孩子,用温暖去抚慰他们失落的心灵。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是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班主任有责任有义务更要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在同样的天空下,同样的阳光里,成长为有用之才。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