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素养

作者: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二中 徐云凤 【 转载 】 2017-01-1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开拓创新型的人才,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实施科教兴国的必要途径。传统的课堂的教学模式,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自主发展、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此,我进行了以下探索: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幸福和成功是我们学校一直追求的目标;目前我们学校恰好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我校生态化幸福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是:课前积累、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展示、点评升华 、当堂测试。我们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力求先学后教,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运用集体的智慧去解决困惑,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多了,讨论发言的时间多了,老师讲解的少了,讲的精炼了,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我们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同他们一起讨论,感受着他们思维的碰撞,见证着他们的成长。

高效开放的课堂教学,给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尤其是我校目前开发的校本课程,在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0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