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老井

作者: 李洪芳 【 转载 】 来源: 联合日报 2025-02-10

  老家,那个曾经充满烟火气的地方,自母亲离世后,便多了一份寂寥与空旷。但故乡的记忆,却如同河边的柳树,无论季节如何更迭,总以它独有的姿态,坚韧地生长在我的心里。村西场边的那口老井,更是这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世纪70年代,人们的生活简单而纯粹。村西场边的那口老井,是生产队的重要水源,井口直径不大,也就一米多点;井身用红砖砌成,细细长长;井水甘甜。据老人们说,那口井里面有一条大鱼,被人们称为井神。干旱年景,那口井会绵绵不断地往上冒水;涝的时候,水位也保持正常。那些故事,虽然带着几分神秘与夸张,却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刻下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好奇。

  记得一个初冬的周末,阳光稀薄,寒风凛冽,我们几个小伙伴相约去拾柴禾。玉米高粱秆早被大人们拾走了,地里光秃秃的,拾柴也成了大难题,大家一筹莫展。突然,场边露着的一条树根引起了我的注意,干脆我们挖树根吧。说时容易,做起来难。树根很深,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龙爪四散伸展。我们用手拽,用脚蹬,用刀砍,大家紧张地忙活着。最后还剩一条大树根,像一只粗长的胳膊直通老井旁。我们开始合力拽,大伙晃动臂膀,伸直胳膊,身子后仰,脚使劲蹬着地,树根被拽得来回摇晃,“咔嚓”一声,树根断了。“哎哟”一声,我用力过猛,一个后滚翻,整个人掉进了井里。

  井水并不寒冷,反而带着一丝温暖,我在水中浮沉,心中恐惧。这时候,正去河边凿鱼的“鱼阎王”叔叔,听到小伙伴的呼救声飞速跑了过来。他用扁担和绳子,将我从死神手中夺回。

  事后,母亲带着我到井边恭恭敬敬地磕了几个头,那是一种朴素的感恩,也是对大自然的敬畏。那一刻,我仿佛能听到井水的低语,它在告诉我,生命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充满了未知与可能,而每一次的化险为夷,都是命运最好的馈赠。

  岁月流转,老井最终被填埋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机井。但在我心中,那口老井从未消失,它如同一座无形的碑,镌刻着我童年的欢笑。每次回到老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走到村西,闭上眼,仿佛还能听到井水的潺潺声,感受到那份来自故土的深情呼唤。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