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期刊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主管单位:
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淮海工学院
国内刊号:
CN 32-1723/TB
国际刊号:
ISSN 1672-6685
杂志刊期:
季刊
杂志级别:
省级
收录情况: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
出版地址:
江苏省连云港市苍梧路59号
杂志简介

本刊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淮海工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包括技术科学)综合性学术性刊物,创刊于1985年,中文季刊,大16开,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主要刊登淮海工学院广大教师以及省内外、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较高水平的学术科研成果,内容包括基础科学、机械工程、计算机与电子工程、化学工程、食品工程、土木工程、空间信息科学及海洋生物技术工程以及其它相关学科,以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为目标,突出创造性、学术性,求新、求实、求精,着力塑造期刊品牌特色。

本刊编辑委员会由省内外的知名专家、教授和淮海工学院10多个系、部的教授、副教授或博士组成,负责确定学报的办刊宗旨及审定论文成果的学术质量。编委会主任委员由淮海工学院党委书记刘健同志担任,并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南京理工大学校长李鸿志教授担任名誉主任委员。

主要栏目

    主要栏目:

    基础科学、机械工程、计算机与电子工程、化学工程、食品工科、土木工程、空间信息科学


    来稿要求及主要注意事项:

    1.本刊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希求并重视观点新、方法新,富于创造性、学术性、理论性、实用开发性较强的稿件。

    2.来稿文责自负(包括政治、学术、保密等),并要求稿件论点鲜明、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炼,全文一般不超过6000字(综述文章除外),题目不超过20字。凡以国家和省(部)级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为内容的论文,应在首页注脚用“基金项目”标识,

并注明课题代码编号,提供项目下达文件的复印件。例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805003)。

    3.来稿应有题名、摘要、关键词,并有相应的英文对照。摘要应写成报道性文摘(需包含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要素),以200~300字为宜,摘要中不宜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术语,也不应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作者来

稿应尽可能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3~8个关键词,所选词应该是该文题目、摘要或正文中出现的能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4.来稿要求有作者中英文署名,次序按贡献大小排列,用中英文标明工作单位全称及单位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并请附第一作者简历(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电子邮箱)。作者的署名排序在投稿时确定,之后不得另行更动。

    5.文稿中的外文字母、数码、符号,要求工整、清晰,对容易混淆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应标明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属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区别要明显。量和单位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pH及特殊符号例外),量的单

位一律采用正体。

    6.文稿插图请用计算机绘制清楚,图面要求整洁清晰,线条均匀,有相应的中英文图名并具有自明性。凡照片要用清晰的黑白照片,并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和照片的常规尺寸以宽7 cm或14 cm为宜。

    7.文稿中的表格尽量采用三(横)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横)线,不留竖线和斜线。表格也应有相应的中英文表名并具有自明性,表的内容切忌与图及文字表述重复,表内同一指标数字的有效位数应一致。

    8.来稿所用引文及资料,请核实准确,注明出处。参考文献的引用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的文献,应是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列入,并由作者对照原文核实无误。文献标引序号请按文中引用顺序依次排列,并注意在引用处标上对应的序号;凡涉及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

    外国作者的姓全部用大写,名用简写大写(不带省略的点)。中国人用汉语拼音拼出姓和名,姓(全部大写)和名(首字母大写,后面小写)都不要缩写。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专著的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书名[M].版次(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2) 期刊的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外文刊名不得缩写),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3) 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4) 专利的著录格式:序号 专利申请者.题名:国别,专利号[P].出版日期.

     9.本刊逢每季度末月出版,用稿周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对录用的稿件,本刊充分尊重作者的观点,但有权修改或删节,不同意删改者请投稿时注明。限于人力,本刊一般不办理退稿事宜(事先申明者除外),请作者自留底稿。作者投稿时,请提供电子文档,并请勿一稿多投(凡因一稿多投引发后果者,作者自负)。自投稿日起,凡3个月未收到录用通知者,自行另作处理。



获奖情况

目前,本刊已与国内1000余所高校进行学术交流,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获“第六届江苏省期刊质量评估编校质量奖”及“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并且已参加全国期刊编校无差错承诺活动。本刊是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剑桥结构数据库》(CSD)、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及其数据库、《电子科技文摘》及《中国电子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EPS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源刊,也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我们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稿件一经录用,赠当期学报两册。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